超高壓微波消解儀是一種高效、快速的樣品前處理設備,廣泛應用于實驗室中對各種樣品進行消解處理。以下是實驗室中使用超高壓微波消解儀的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:
一、操作前準備
設備檢查
確認微波腔體清潔無異物,轉盤/傳動裝置潤滑正常。
檢查壓力/溫度傳感器校準標簽是否在有效期內。
驗證急停開關、泄壓閥功能正常。
試劑準備
選擇合適的消解試劑,如優級純硝酸(HNO?)作為常規消解酸。
對于頑固樣品,可添加雙氧水(H?O?)或氫氟酸(HF)。
準備超純水(電阻率≥18.2MΩ·cm)。
樣品預處理
固體樣品需研磨至80目以下,稱樣量一般為0.05-0.5g。
液體樣品需離心去除懸浮物,取上清液。
加標回收實驗需預留未消解平行樣。

二、核心操作流程
裝樣規范
按“酸+樣品+酸”順序加液,總液體量控制在安全線以下(通常≤60%罐容)。
使用聚四氟乙烯(PTFE)內罐時,密封前滴加硅油防粘。
旋緊外罐時采用對角線逐步加壓法,扭矩不超過3N·m。
運行監控
啟動前執行空載試驗,檢查磁控管狀態。
實時關注壓力-溫度曲線,異常波動立即終止程序。
記錄實際最大功率出現時間,應與設定值偏差<10%。
三、消解后處理
冷卻程序
自然冷卻至<80℃后,方可轉移至冷水浴。
嚴禁直接冰浴驟冷導致PTFE罐炸裂。
開罐操作
定向緩慢泄壓,先用扳手松動頂絲1/4圈釋放余壓。
在通風櫥內開啟,觀察有無碳化殘留或溶液沸騰。
試液處理
定容前用中速濾紙過濾除去顆粒物。
測總硅時需轉移至聚丙烯容器避免二次吸附。
趕酸處理:120℃加熱近干,復溶于1%稀酸。
四、安全防護體系
個人防護
全套防護:護目鏡、耐高溫手套、防酸圍裙。
操作區配備緊急噴淋裝置和酸性氣體吸收塔。
防爆措施
禁止混合強氧化劑與還原性物質(如ClO?與S??)。
消解脂肪類樣品時預凍融處理破壞細胞結構。
老舊PTFE罐(使用>200次)強制報廢。
應急處理
爆罐事故立即啟動強力通風,用碳酸氫鈉溶液中和噴濺酸液。
壓力異常時切斷主電源,手動啟動機械泄壓裝置。
五、維護與質控
日常維護
每次使用后用去離子水沖洗爐腔,擦拭紅外測溫窗。
每月檢查波導口云母片完整性。
每季度校驗壓力傳感器零點漂移。
質量控制
空白實驗:全程同步消解超純水,重金屬本底值應<檢測限1/3。
加標回收率控制在85-115%區間(揮發性元素放寬至75-125%)。
平行樣相對偏差(RSD)要求:無機元素<5%,有機污染物<10%。
六、典型問題診斷
消解不全:增加雙氧水比例或延長保溫時間,檢查微波穿透性(樣品厚度<3mm)。
罐體變形:核查壓力-溫度對應關系,避免HF腐蝕導致材料失效。
數據波動大:統一稱樣量精確至0.1mg,固定消解罐擺放位置。
通過以上步驟和注意事項,實驗室人員可以安全、高效地使用超高壓微波消解儀,確保樣品消解過程的順利進行和實驗結果的準確性。